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特种兵争霸在明清在线阅读 - 第171节

第171节

    只见那个面具人,对此竟似浑不在意。又向前踏了一步这才站下来,对着那个手中握着钢刀,正冲着他迎上来的军校开口言道:“我乃是你家李将军的故人旧友,你若知晓事理?便尽快通报与他,只说那个面具人第三次前来拜访与大帅。并要送与大帅天大的富贵在身?若是大帅无暇接见于我?那我就转身将这场富贵另送他人之手,左右我也吃不得一点亏的。”这个面具人说罢,不慌不忙的掸了掸头上和身上的落雪,站在原地,就等着眼前这军校与他去通报一声。

    那个军校眼见他不似在说谎?便点了点头,对着他吩咐了一句道:“你且站在此地等着,可千万莫要胡乱的走动,我去去便来。”说完这几句话之后,反身就走入山坳里面去。也就过了有一盏茶的功夫,便见那个军校又返了回来。对着他开口吩咐道:“大将军请你进去觐见与他,言辞之间小心留神一些,可莫要杵逆了我家将军?这一会,我家将军可正在憋着一腔子郁怒,找不到人来发泄呢?”这个军校到显得有些好心的,对着眼前这个面具人提点道。

    “呵呵,多谢军爷的关照。这点银子,还望军爷莫要嫌少。”这个面具人倒也十分的通晓事理,一头说着,一边手中藏了一块十两的纹银,对着这军校的面前递将过去。那军校一听有银子拿,面上顿时露出一副抑制不住地喜色出来。口中对他推辞道:“这怎么说的?我不过是替这位公子跑了一回腿罢了,倒让公子如此破费,这如何是好?不知这位公子,可还有何别的吩咐?但讲无妨。”这军校话虽是这般说,却是早就将银子揣入自己的怀内。

    只见这个面具人低下头,似乎在沉思着?旋即又抬起头来,对其低声言道:“那就还得劳烦你去走一趟,我不想显身与众人之面前,再由此而引起什么不必要的麻烦出来?你去与你家大帅悄悄说上一句,我在这里候着他来便是。”说完之后,便不复言语,却又转过身,面向着漆黑一片的山林处。

    又是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忽听得背后响起一阵,咯吱咯吱的脚踏在雪地之中的声音。面具人却仍然不曾将身子转过来,就听的背后来人低声对其询问道:“原来是先生来访?先生究竟何时到的此处?又是如何晓得我兵败余此?但不知先生深夜至此,可是有何见教与我?先生与半路上,可是瞧见了追赶在我军背后的东北军否?”来人正是李永芳,刚才一听说有故人来访?初始,李永芳本不欲见这个来访的什么故旧?可当听说是一个带着面具的人,这才命人急忙来将其请进山坳之中去。只是那个人,却根本就不想进到山坳里与他见面。李永芳只好亲自迎出来,在这外面与他见面。一见面,这位复城的大帅,就一迭声的对其追问着。毕竟,自己背后的那支东北军,可是自己眼下招惹不得的。若是他们也跟着寻风而至?那自己还是抓紧,早点赶路逃命要紧,至于别的,此刻都是过眼浮云罢了。

    而李永芳对此人的来历,一直都十分的好奇,可上两次于复城之内,也曾旁敲侧击打探过。可此人的口风甚紧,只得作罢。而那两次,他都是代表着一个人前来与他接触的,主要目的就是打算跟他李永芳买一条路,好能让其通往大清的京都。并又给自己送来许多的好东西,这让李永芳对这个人和他背后的那个人的到来,可谓是欢迎地很。毕竟官不打送礼的,哪一个人是见到有人送礼不肯要的?

    只是这一次,他又如何晓得自己落魄于此处?莫非他又是带着东西,准备给自己来送礼的不成?可眼下,说上一句不太好听的话,自己就好比一只丧家之犬。正在逃命的当口,你便给我送礼我也没地方搁呀?最主要的,这东西还有可能会成为自己的累赘。并且,最大的可能是全都便宜了东北军。金银虽好,可也得自己有命花不是?

    第七百五十九章野哭千家闻战伐,人事轻书哪个真

    第七百五十九章

    却听得这个面具人发出一阵冷笑声,笑罢,这才对着李永芳开口言道:“我此番前来,乃是专为恭贺李大帅荣升的。而破东北军也可说是指日可待,只需李帅能再稍稍忍耐一些时日,我便可以为李帅在牵一支可靠的同盟之军?但,我也有几个条件,想要让李帅来帮我几个忙,只是不晓得李帅是否会应允下来?”这个面具人说罢,两道显的冷峻异常的目光,透过面具射到李永芳的脸。

    李永芳对于他口中所提的条件,倒并不以为意,他能跟自己提什么条件?最多央求与自己,去给他谋一个当官的路罢了,亦或是打算再自己这里弄些金银过去?这两样,对于自己而言,倒都是好办得很。倒是对于他所说的那两句,关于大破东北军和自己指日高升的语句深感惊异。不由对其追问道:“先生此言因何而来?如今的东北军可谓十分的强悍,便连八旗正统的铁骑,都拿他等是毫无办法。否则,又岂会眼睁睁的看他等屯兵于冰雪城,而我八旗军队却只能望城兴叹。不怕先生因此而见笑与我,我这番兵败于此地,又将复城也给弄丢了。回去见我家圣,还不晓得会受到何种责罚?而这都是拜东北军所赐。如先生有何等妙计?还望先生能不吝赐教一番?但有何种条件?本将尽可一一的应承下来也就是了。”李永芳连对方所提的条件是什么都不晓得,就满口答应下来。

    由此可看得出来,李永芳此刻真是有些走投无路,病急乱投医的架势。只见眼前这个面具人倒显得十分沉着若定,不慌不忙地对其回复一句道:“想来将军也晓得,我原先是随在那个一官盗身边听其号令是?而眼下,郑芝龙却是已经死了。就死在了离此不远的一处村落之中,如今的那里已经是火光冲天,想来郑芝龙早已被烧得连骨头灰都不曾剩下了?而他手下有一名幸存下来的军校,也见证了当时的那副惨景,只以为郑芝龙是被东北军射死得。也早被我打发回去,向船的人去通报这个噩耗。如今,他们定是都以为,郑芝龙是被东北军的弩箭给射中之后,这才导致流血过多而身亡的。因此,郑家的人,势必要带着人马,前来寻找东北军报此血海深仇来的。如此一来,将军只需给他们借出一条道路,放他等过去与东北军决一死战即可。到那时候,将军尽可坐山观虎斗,只待郑家军与东北军两厢打得差不多太多之时,将军即可出来捡这个便宜。故此说,将军高升指日可待,而东北军也即将灭亡在眼前。而我让将军替我所办的事情?就是将军替我在京中搭一条路,将来我也能在京都混谋一份差事便可。就是不知道将军可是愿意否?”这个面具人倒没有一丝隐瞒,将事情原原本本的对着李永芳倒个精光。看他如此一说,若事情果如他所言的这般发展?那对于李永芳而言,等于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

    李永芳听完之后,却并没有立即对其回复。而是在这面具人跟前来回的走了两趟,这才停下来,抬起头仰望着头那片漆黑而深邃的苍穹,背着双手似乎正若有所思,一时竟然沉吟不语。而那个面具人对此似乎并不在意,只是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等着他最终的答复。

    而这位复城守军李大帅,在自己的心中反复衡量了几遍之后,便将头转向面具人。对其开口言道:“那个郑芝龙便是被你给杀死的?而后,恰好赶东北军出现,就将这场祸事,转嫁到东北军的头去?呵呵呵,看起来先生,端是一条妙计。可也倒是一位为了自己的目的,而不则手段之人。不错,本将素日就欣赏似先生这般敢为之人。那本将就与先生在此说好了,若果真郑家军能到此挞伐逆贼东北军?本将绝对会给他们予以方便之门。并,也能在关键之时,帮他们一把,而本将也可就此免去丢城之罪。自然,这也全托先生之力。本将绝不敢轻忘先生今日之恩德就是。如先生信不过本将?那本将愿意修一封,以作来日之验照。”李永芳说罢,这就打算转身回去,好去取笔墨纸砚过来?

    却听面具人低声对其阻止道:“呵呵,修以作来日验看,依我看此事就不必要了。一旦这信若是落入到某些有心人的手中?就恐怕会与将军引来一场不必要的麻烦。但我又恐怕将军日后事务繁忙,再或者将此事给忘记了?莫若这样好了?我见将军这手指之,竟似带着一个翠色的扳指。莫如,将军就将这扳指暂且与了我如何?日后,将军果然话复前言?这扳指我也自然是完璧归赵就是。”这个面具人的话刚说完,却见李永芳的面色,却逐渐变得有些紫红起来。看得出来,这个扳指的来历绝不简单,否则又岂会使得他因此而变得有些失态。

    却见李永芳稍稍镇定一下自己的情绪,略加思索之后,却伸出手,将那扳指在手指之抹了下来。对着面具人的眼前一递,对其言道:“先生的眼光果然独到地很?此物来头可是不小,乃是昔日我随着老罕王,一同攻打这辽东天下之时,老罕王见我作战勇猛,便亲自从他的手脱下这枚扳指来赏赐于我的。还望先生能将此物好好保存,可千万莫要将之遗失掉了?待事情一经了结,还望先生果然能依话将此物归还与我?”李永芳说至此处,就将扳指塞入面具人的手心之中。可从他的脸神情来看,确实是舍不得此物。何况此物乃是御赐,一旦丢失便是掉头之罪。此物要说起来,本不是经常被李永芳带在身的。除了奉诏旨赶奔京都盛京,才带此物在京中招摇一阵罢了。而寻常时节,都是规规矩矩供奉在自家的高堂之。这一次,若不是因为自己将复城给丢了,才不得不将其带在身。那此物还是会同往常一般,被好端端放在高堂之供奉着。可今日,却被这个面具人给讨要了去。有心不给,又担心会因此而不能取信于人?这个面具人回去之后,在那个郑家人的面前再来回到搬弄一下?最终结果如何,可就谁也不知道?故此,才将这扳指舍了出来。

    却见这个面具人,倒也不与他客套一下。将那个扳指拿接在自己的手中之后,又反复看了几遍,这才将其套在自己的拇指之。随后,对着李永芳施过一礼道:“蒙将军如此诚信以待,敢不回去效命于斯?小人就此与将军暂且告辞,待他日事成之后再来见将军,必将此物完好归还。”说完了这么几句话之后,这就打算转身离开这处山坳之中。

    李永芳见对方竟然连一个收条,却都不曾与自己打一个?就这么将东西拿走,心中对此多少还是有些疑虑。不免在后面对其喊一声道:“先生暂请留步,本将还有一句要紧的话,想要与你来说?”却见那个面具人闻言,便停下脚下的步子,似乎正在等着他过去?李永芳慌忙朝前走了几步,来到其面前之后,对其开口接着言道:“本将此举可并非是不信任先生?只是见先生总是独往独来,身边也没有一个人,可以贴身保护着先生的安危?这照实令本将对此有些担忧。方才本将忽然有了一个想法,我愿意将我手下的两名亲兵借于先生,让他等朝夕之间也可护着先生的安全,我也能对此放心。只是不知先生对此意下如何?”李永芳话说到此处,却是偷眼盯着对方那面具后的一双眼睛,查看着对方此时的神情?

    而李永芳此举,分明就是在对方的身旁安插下两枚钉子,时刻注意着对方的一举一动。也可以说他对此人还是不十分的信任,这才出此一策。只是看这个面具人对此,脸到并没有任何不悦的神色。只是淡淡的应了一句道:“哦,那就有劳将军费心了。就请将军把人召唤过来,我也好能及早的带着他等返回到船去?以免再耽搁了正事。”一语说完,站到原地等着李永芳把人给他喊过来。

    李永芳倒没有料到,自己的这个提议,面具人真就还答应了下来。一时自己也不免显得有些错愕,旋即便又恢复成常态。对其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什么?走到一旁,对着篝火旁边的几个军校招了招手,高声喝令道:“你们几个,与我速速的滚将过来。”那七八个军校亦不知主将招呼自己过去,究竟所为何事?急忙自篝火旁边站起身形,奔到二人面前。

    却见自家的主帅用手一指,在其身边站着的那个面带着一个面具的人,对着几个人吩咐道:“自今日起,你们几个就随在这位公子的身旁,可要贴身将他给保护好了。若是这位公子,在你们的手中被人给伤到了的话?别说我可不答应与你等?”说完,便又对着面具人笑着道:“这几个人久跟随在我身旁,身手具是不错,先生可自己要多加保重?本将这便于先生见辞了。”说罢,殊为难得的,对其拱了拱手。

    第七百六十章雪夜奇袭溃八旗,水寇突起莫等闲

    第七百六十章

    就见这个面具人对此并不以为意,竟似没有洞悉出这位李大帅的那一番别有用心似的?也对着李永芳抱了抱拳,对其倒是显得十分客套的回敬道:“到让李帅多费心了,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那小人也就领受了,定会好好相待与这几位兄弟的,李帅对此尽管放心即可。既然李帅再无旁的事情吩咐?那小人就此与李帅告辞了。”说完之后,眼见着李永芳倒也很是客气的,对自己也是还施一礼。只得又匆匆抱了下拳,随即转身便走。那七八个军校,急忙跟了上去,转眼这几个人就此湮没在雪夜之中而不知其踪。

    李永芳虽然是将老罕王御赐的扳指与了他,但却得到了一条,可以使得自己在日后由此而咸鱼翻身的消息,心中还是很为此高兴的。这样一来,也就无需再为自己将复城给丢了,似这般天大的事情,而担忧恐惧不已。如今的自己,可谓是大庙不受小庙不收,摇摆在大明和大清朝的夹缝之中。

    本来盛京的那位新任的皇帝皇太极,对于自己就有些瞧不上眼。若一旦要是听闻到,自己居然又将这复城给丢了,那即便瞧在老罕王的面子上,不会要了自己的这条老命?可也绝对是轻饶不了自己。这才使得李永芳对于眼前这根稻草看的极重,可以说是将身家性命,全部都压到了这个上面。

    就在李永芳走回到篝火旁边之后,与其相对着的那堆篝火旁,坐着的那位候补将军祖大寿,却站起身来走到他的面前。看其面上似乎有些犹疑不定,稍稍沉吟一下,这才开口对其言道:“李将军,方才与你站在远处相谈的人,究竟是哪一个?方才,我看到了他的背影,感到似乎有些熟悉,颇为效似我所熟识的一个人,可又却也不敢叫准?这才想跟大将军你再详细的打探一下,若果真是那个人?那我劝大将军一句,还是莫要招惹此人的好?”祖大寿方才在那个面具人转身离开之际,恰好一眼便瞧见了他的背影。他本是出自一番好意,想要与这李永芳将彼此之间的矛盾缓和一下。如果副将和主将都不合,这仗还怎么再往下打?而且对于那个人的底,祖大寿可谓了然于胸中。

    可就见李永芳把脸色往下一沉,将双眼瞪起,厉声对其斥责道:“怎么?本将与哪个人说话,难道说还得需要先来请示与你这候补的将军么?真是岂有此理,哼?若不是因你将东城给丢了,这复城又如何会被东北军全面攻陷?本将还没有来问你的罪?你可倒好,却要来先寻本将的不是来?”李永芳早就对眼前这个候补将军看不入自己的眼,如今既然得了这么一个机会,还不好好用来对这祖大寿横加指责一番?

    祖大寿闻听这李永芳竟然说出这么一番话来,不由甚为自己方才所言,有些感到后悔起来,自己岂不是吃饱了撑的么?真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嘴巴,也好能长长这记性。没事却送上一个把柄与对方的手中,让对方对自己横挑鼻子竖挑脸,丝毫不留情面的斥责与自己。这不是犯贱么?祖大寿由此打定了主意,在若遇上任何事,自己都不会再度开口了。你李永芳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好了。多言多错,多做亦是多错。那便不开口,看你李永芳还如何来挑我的错处?眼看着祖大寿是一语不发,转身就往自己的篝火旁边而去。

    李永芳这才觉得心中稍感有些畅快,将丢城所造成的那种郁闷也暂时放下。可就在此时,却见一个被派出去巡哨的军校,深一脚浅一脚的踩在厚厚的积雪之中,正尽力的往篝火这面奔了过来。离着李永芳尚有十几步之外的距离,便高声对其回禀道:“大帅,大事不好了,东北军在后面又追上来了。眼瞅着离着咱们,可就仅有三里多地远了。请大帅早作准备,也好迎敌一战。”说话间,这军校已到了李永芳的面前,急忙跪倒在地,将方才那一番话,又重新一一说了一遍。

    李永芳听在耳中,感到自己的头一下变得有多大,一时竟感到有些头昏眼花起来。正因为天上下着这般大的雪,自己才会以为东北军绝不会冒雪而至?这才将余部带到这处山坳之中,打算暂且休憩一下。待等天色大亮起来之后,再继续朝前赶路。而自己的目标,就是设法要走到盖州。也好搬取救兵,再回过头来与东北军决一死战。可哪里想到,这支东北军竟然突雪顶风而进,眼瞅着就到了自己驻军所在山坳处。

    李永芳急忙先命手下军校去将战马牵了过来,翻身上马之后,眼瞅着余下这群军校,也尽都纷纷的翻身上马。再看一眼祖大寿,此时却是也早已稳坐在马鞍桥之上,似正在等自己一声令下,也好随着一起继续逃遁。李永芳的嘴角,不由微微显露出一丝的冷笑来。此时心中,不由想出了一个,堪称绝妙以及的主意出来。自己既可以将这丢城之过推出去,还可以借此时机除去自己眼中钉?何乐而不为?

    想到此处,便先对那军校问道:“你可探查清楚了?统兵的将官却又是何人?所辖代的军校又有多少人?”说完之后,却是瞄了一眼祖大寿那面。而祖大寿也恰好往这面瞧过来,一眼就瞧见了,在李永芳嘴角处浮现出来的那抹冷笑。就不由自主地浑身打了一个寒颤,准知道这个李永芳,他对自己没有安着什么好心?一时,便也小心提防与他。最多不济二人是一拍两散,各奔东西罢了,你李永芳还能怎样?想至此处,心中对此倒也淡然了。

    却见那个军校仍是跪在雪窝子里,对着骑在马上的李永芳回禀道:“带兵而来的将官非是旁人,还是白日与将军在城头之上决战过一番的小将曹变蛟。所带着的,也还是用来攻打复城的那一哨人马。此刻,想来离着我等已经没有多远了,还望将军早作打算?”那个军校说完,却见李永芳伸手让其站起来,便站起身来退到一旁,静待他的吩咐。李永芳骑在马上故作沉思,看得一旁的祖大寿心中,不由暗自对其咒骂道;‘你在这里装弄什么鬼相?若不是你一意孤行,这复城又如何能丢的了?该如何就如何好了。’心中骂,可面上却依然若然无事。

    而李永芳一听来的是小将曹变蛟,心中就不免打了一个突突。最初在城头之上见到他之时,虽然听了他的名姓,就猜出来他是那个长胜将军曹文诏的侄子。可对其人并没有多少在意,只以为其不过时依靠着其叔的名声罢了,并没有什么真材实料?便似那个赵括一般,也仅是一个只知寻花问柳和纸上谈兵的官二代而已。可后来,等他率领手下东北军开始一攻城,李永芳就晓得自己是大错特错。以致到了后来,分明便是已经守御不住复城。若不是那个曹变蛟爱惜自己的军校的性命,没有用人命来换取攻城的胜利?这座复城早已被其攻下多时了。尽管这样,也让李永芳甚为消受不起。直到听说祖大寿将东城城门给丢了,李永芳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急忙命人把自己的家眷接上,火速逃出复城而去。此时,听说曹变蛟又领兵顺着自己所留下的踪迹而来,李永芳的心顿时就一折个。想了想,便对着离着自己不远的,那位骑在马上的祖大寿吩咐道:“此时看起来,也只好依仗与祖将军了。来人,与祖将军留下三百人马,与其一起阻挡追兵。余者,相随与本帅一起突围,待抵达盖州之后再做道理?都听明白否?”他话似乎是对着手下军校问的,可一张脸却是转向祖大寿这面。

    祖大寿心中明白他的此番用意,却在表面之上也不反对与他。只是淡淡的,在马上冲着他开口言道:“既然如此,那末将就受命而去阻挡追兵。弟兄们,且随本将前去杀敌。也好能给大帅容下一个脱身的机会,将来,诸位一旦侥幸生还,还可让大帅来为尔等向朝廷申奏上军功。”这话虽然说的似并无任何破绽?可让李永芳听在耳中,却深感有些不太痛快。感到这几句话之中的含意,分明是在讥讽于自己只顾着自己逃命似的?

    李永芳有心在对其申斥几句,再给他定一个,对主帅不敬之罪?可一想到他,若是一旦与曹变蛟的军队相逢于,被这夜幕笼罩下的雪原之上,定是有死无生。自己与他一个死人去较个什么劲?想到此处,便难得的在脸上挤出一丝笑意出来,对着祖大寿笑着言道:“既然如此,那就偏劳与祖将军了。本帅领兵与前面静候与将军,将追兵杀退之后再跟上来。我等也好能一同赶赴盖州去,也好搬取救兵夺回复城。”说罢,再不迟疑,驳马带着余下的军校,一窝蜂般的奔着一条路就赶了下去。功夫不大,整支人马就此被风雪和夜色掩遮起来。

    第七百六十一章江山残照松悲啸,英雄无觅剖胸胆

    第七百六十一章

    眼瞅着那位李大帅带着人马远遁而去,祖大寿这才在马上侧转过身,对着如今自己手下这三百个,明显是被那位李帅所淘汰出来的老弱病残都占满了的军校们吩咐道:“你等有愿意离开,不想参与这场厮杀的军校,此时便可以离开此地。余者,你等也量力而为吧。本将如今可顾不上你等的性命,到最后哪一个能够活下来,还未尝可知?而能活下来的,也等于是捡了一条性命,本将就劝你一句,要能够活下来,还是回家种地的好。愿意留下的军校,你我便一起去胡混混。”祖大寿说完这一席话之后,却见眼前这些军校,只是彼此瞧了一瞧,倒是没有一个肯走的?

    见他们都愿意替李永芳去送命,自己也不好再多做勉强。只得吆喝了一句,抢先提马便冲了出去。身后的这群军校,有马的催马紧随,没有坐骑的,只好迈开两条飞毛腿,肩头上扛着刀枪,死命的在后面追赶。而祖大寿的马跑的较快一些,奔出去没多久,众军校早已望不到那一人一马在何处?内心之中,还当他是冲到了前头?便也在后面紧紧追赶。可哪里晓得,祖大寿的战马远远地将身后的众军校给甩脱开之后,早已经沿顺着另一条路狂奔而去。

    而曹变蛟将求援的军校派出去之后,本来打算寻一处,可避风雪的地方暂避一时。待御寒之物和给养押运上来,自己再做其他的打算。可这场风雪一是来得十分的急暴,二则是,又无处可以捡拾到那么多的引火之物,来将篝火点燃,也好能让军校们烤烤火,避避风寒?而东北军中已经有十几个军校,被活活得冻杀在这场风雪之中。若是一味的,似这般等着给养的到来?就恐怕被冻死的人会越来越多。

    既然这样,那倒还就不如,拼上一把。看看可否能追到李永芳的溃军?一旦若是追上了他的那支溃败的军队,将彻底将其击散,再将李永芳生擒活捉住。自己也才算对得起,那十几个被冻死在风雪之中的手下士卒。曹变蛟打定主意之后,带着手下的人马,一路寻觅而来。没有想到,还真的就找到了李永芳及其手下军队。

    曹变蛟带着手下的骑兵,头顶着风雪,一路急急行来。正催马带着手下赶路的当口,忽然就见前方风雪之中闪出来一支人马。远远地看不端详,大概应当是李永芳的溃兵到了?急忙对着手下高喝一声道:“结阵迎敌。”手下马队齐齐停住,开始结成两排。转瞬之间,对面的人马也已经到了东北军校的眼前。而这位曹小将军一眼望将过去,就见对面所来的军校,有不少还尽是肢体不全之人,手中或是拄着拐杖,或是被人搀扶着,似这等人也能被拿出来,与敌交锋打仗么。除了一小部分的军校,堂堂正正的端坐在战马的鞍桥上以外,余者尽都是靠着两条腿来走路的。更为古怪的,就是自己在眼前这群军校之中,并不曾瞧见对方的主将在何处?倒是奇哉怪哉?

    更为奇怪的,就是这些军校到了东北军的面前之后,不仅是没有将队伍集合起来,也好准备发起对东北军的冲杀?相反,倒尽都是开始交头接耳起来?并不时地对着自己这面是指指点点?而曹变蛟之所以狂追着李永芳不放,还有一个最为紧要的原因?就是他带着人马正好也经过那处村落,却将村中正在打家劫舍,且又到处放火的李永芳部惊走。而后,又将村里头的一些侥幸生存下来的村民,全都搭救出火海之中。

    这才带着这些人,在后面一路苦追李永芳不放。而这些村民对与这北汛口的路途可谓是了然于胸,哪里可避风雪可以藏兵马?都是一清二楚的,如此一来,倒也让曹变蛟少走了不少的冤枉道。并获知在前面的群山之中,有一个山坳恰好可以藏躲很多的军校在此地躲避风雪。对于李永芳会不会带着人马暂时躲在这里?等着风雪一停再度赶路?曹变蛟对此并没有抱太多的希望,只是赶过来看一看。要是这里没有那支溃兵,自己到正好让弟兄们休憩在此地。可现如今,自己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果真是追到了李永芳的部队,曹变蛟心中初始大喜过望。

    可现在一打量对面的这支残兵败将,曹变蛟的心顿时便凉了下来。李永芳现在分明是弃卒保帅,留下这些人在此地将自己牵绊住,他也好趁早溜走。或者说,让这些人前来送死,而他却跑了。两面的军队此刻都在互相打量着,不同之处,便是八旗汉人溃兵此时已经没有了斗志。而东北军则不然,自从见到村中的那一幕幕惨景之后,军校们誓要将这群兽兵拿住。即使不将其剥皮拿来点了天灯?也要好好地替村民们报一下这个仇。

    “听我军令,待会各位兄弟催马过去之后,人人不得手下容情?莫要见了对方身有残疾,就欲网开一面与他等。大家心中可要牢记着一点,那些手无寸铁的村民,又是如何被这些人给赶尽杀绝得。拔刀,放马。”曹变蛟喝令一声过后,抄起长枪,催马就奔了出去。身后的东北军校们,也都纷纷放开了战马的丝缰,手中摇动着长刀,口中呼喝着。一匹接着一匹的战马飞驰而出,马蹄子将地上的厚厚的积雪反踢起来,泼溅在半空之中,形成一朵朵冰雪莲花。

    眼瞅着离着那群溃兵越来越近,近的,曹变蛟都可以望得见在对方的眼神里,所闪现出的那一丝绝望而无助的神色。忽然,就见为首的那十几个军校,纷纷将手中得刀枪尽都抛掷于雪地之上,人也随之双膝跪倒在东北军战马跟前。前面的人这么一跪,后面的人也各个仿效起来。转眼,这二三百个人,竟全部跪倒在雪地上。就此默不作声,似乎已是打定主意,任由眼前得东北军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