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庶帝在线阅读 - 第六十一章 怀珠韫玉

第六十一章 怀珠韫玉

    杜韫玉拿着宦达的穿宫牌,却不敢真的跑进宫里去。

    实际上,他这幅样子一出御史台,从含光门街到承天门街上的一水儿的大小皇衙就立刻探出嗅味儿的脑袋来了。

    姚世祉见他出了御史台,也不敢再追出去,因为他要再跑出去,就是嫌这味儿还不够冲人鼻子了。

    杜韫玉从御史台一气跑回了大理寺,他一边跑,一边喘,一边骂,往日的风度全然不见了。

    连巡逻的左右金吾卫听到杜韫玉骂的话,也不敢贸然上前抓他。

    杜韫玉越骂越难听,整个人歇斯底里得活像个骂街泼妇。

    直到围观的人把事儿都给听明白了,该出的气也出了,杜韫玉才扬起伤痕累累的手,嚷道,“……今儿我就要进丹凤门去,和他好好评评这个理!”

    巡逻的金吾卫一听这话,终于找到了行使职责的正当理由,赶紧上前一步把他给扣下了。

    杜韫玉的这顿骂影响极大,传播力极广,不到一个时辰,连在山池院的王杰都知道杜韫玉的光荣事迹了。

    苏敏儿受内宫女德影响颇深,并不敢直接把“绝了户的老忘八”、“直娘贼”、“嘬人鸟儿的脏活”这些词句宣之于口,只是隐晦地提道,“……就站在大理寺门前,好一通大骂。”

    王杰对杜韫玉骂人的功夫没有直接的体会,他反倒对另一件事更好奇,“这杜韫玉受了刑,还能以一挑四,能从御史台跑到大理寺,能骂上这么半天?”

    苏敏儿笑道,“妙就妙在这儿,就是武状元的出身,真斗起殴,也逃不过‘双拳难敌四手’这句话来。他却能一对四,难不成是他的身板比那四人更厚实些?”

    徐宁在旁边也道,“不仅如此,这四人均是圣上谕旨敕封的制勘官和监勘官,他一拳打过去竟没半点犹豫么?”

    王杰深思道,“这事儿实在古怪,这杜韫玉即使受了刑,也不该如此莽撞地跑到大理寺门前破口大骂。”

    徐宁点头,“是啊,虽说是那制勘官施刑在先,可根勘后也要再行录问。他若在录问时要求别官重审,还能以‘酷虐’为由参上一本,何必自己舍了脸面去撒这场泼呢?”

    王杰不由问道,“这杜韫玉往常也是如此脾性吗?”

    徐宁摇摇头,“主子细瞧他的名字,‘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怀珠韫玉’,恰是周惇最欣赏的那号人。他能得周惇的举荐,必定没辜负自己的好名字。”

    王杰道,“‘怀珠韫玉’,是喻怀才藏德。”他若有所思道,“果真是个好名字。”

    苏敏儿笑道,“豫章先生曾有诗云,‘管城子无食rou相,孔方兄有绝交书’,若是这杜韫玉人如其名,那他今儿的这番做作,就是在发牢sao了。”

    王杰道,“那他的牢sao可真不少。”

    徐宁道,“现下人人都听了他的牢sao,别的话反倒入不了耳了。”

    王杰点头,“这上邶州一案确有隐情。”

    苏敏儿道,“果然不愧是周惇的门生。”

    杜韫玉把声势搞得那么浩大,故意把徐氏一党骂了整整两条街,把一双受过刑的手扬得人尽皆知,就是要人人都知道,他受刑了。

    而且是徐广授意的。

    一下就把自己放到了无辜的党争牺牲品这个位置上。

    虽然那四个人是安懋册封的,但经杜韫玉这么一骂,从舆论上就抢占了先机,就算后面徐广再作什么申辩,大家也会相信自己最先听到的那个版本。

    就好像当年鸠杀禅帝的时候,周惇先一步替安懋背了这个出主意弑君的黑锅,导致后面就算有人猜疑实际上杀禅帝是安懋自己的主意,也改变不了大部分人心中认定的那个事实了。

    徐宁道,“若真有隐情,此刻经他那么一闹,有了口供也作不得数了。”

    现代人王杰是非常反感古代这种重口供轻证据的审案方式的,他疑惑道,“就算已经问出了事实,难道不能到录问时翻异别勘,再说一套假的吗?”

    徐宁道,“正因如此,圣上才亲封制勘官与监勘官,根勘的口供每回都要呈报上奏,若是几次三番地翻异别勘,原本无事,也变有事了,更何况,此案本就有隐情。”

    王杰恍然大悟,“这就是‘假作真时真亦假’?”

    苏敏儿点头,“有道是,‘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他这么一闹,便是要人人都知道,是徐氏一党逼迫他录得口供,作不得数。”

    徐宁道,“否则那制勘官一旦呈上了根勘的口供,他便再没了辩驳的机会,毕竟,他们是圣上亲封的人。”

    徐宁这句话说得很隐晦,但王杰听懂了,其实安懋说不定也早对上邶州一案有疑虑,只是一时找不到破绽来发落,正好借这次一并查了。

    杜韫玉是有功名在身的朝廷命官,又是周惇的门生,就算有徐广给他们撑腰,那三个制勘官也不敢无诏动刑。

    除非,是安懋私下里已经露出过这个意思,又被有心人看出来了。

    所以杜韫玉会这么歇斯底里地去骂街,他不但是想把脏水往徐氏身上泼,更是把安懋给摘出来。

    ——圣上最是仁慈,怎么会对官员动刑呢,必定是被底下的jian邪小人给蒙蔽了。

    王杰又问道,“去上邶州查案的有三个人,为何偏偏只审讯那杜韫玉呢?”

    徐宁道,“一来,主办上邶州一案的是杜韫玉,是那三人中官阶最高者。二来,另二人中,一人属兵部,一人属刑部。圣上只是下旨查吏部和礼部,可从没有说要清查另外四部。”

    王杰明白了,本来查吏部和礼部是为寻出太子的错处,可要是查了兵部和刑部,在底下人看来,这风向就又转了。

    所以只能查杜韫玉,因为他隶属大理寺,直接属安懋管辖。

    用安懋封的人,去查安懋管的人,这才叫名正言顺呢。

    苏敏儿突然出声道,“竟有如此巧合,去查上邶州一案的,正正好好就是周惇的门生。”

    王杰和徐宁同时一怔,三人互相对视一眼,徐宁笑道,“如何不巧?这杜韫玉能以一对四,不也是巧合?”

    王杰也笑道,“是啊,这就叫无巧不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