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世王朝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二章:洛阳乱高荣思退兵,追穷寇

第一百一十二章:洛阳乱高荣思退兵,追穷寇

    在洛阳城中,小相爷高爵,绝对算得上是一个传奇。

    如果用浪荡子弟来称呼他,那都有点对不起浪荡这两个字。洛阳每十家花柳地,其中起码有八家都和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出入这种地方的人,身边自然少不了臭味相投的狐朋狗友。高爵等富家子弟成日吃喝玩乐、不学无术。使得高一堃生前对这个小儿子极为头疼。

    但高爵本人却并不是很在意父亲的说教,反正天塌下来有高荣和父亲顶着,自己只要负责开开心心的活着就行了。所以每次高一堃或者高荣教训他,高爵都是左耳进右耳出,丝毫不放在心上。最后,高家人也对他慢慢死心了,反正家里也不缺钱,继承人也定在高荣身上了,你想玩就随你玩吧。

    这样一个不省油的主,按理说如果不是什么大jian大恶之辈,那简直对不起他的设定。但有意思的是,这个高爵,还偏偏就是个好人。

    上官嫣在洛阳收集情报的时候,惊讶的发现,这个叫高爵的纨绔子弟,虽然每天花天酒地,但却从来没做出什么强抢民女、鱼rou百姓的事情。甚至每年还以私人名义暗中接济穷苦流民。一个世家子弟能做到这种地步,倒是大大出乎上官嫣的预料。但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很快,上官嫣就找到了他的一个致命缺点——太过好心。

    也许是某种博爱的精神在激励着他,高爵对底层的弱势群体总是十分关照。甚至有时候还把一些孤苦无依的孩子带回家收养。而这些被他收养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就是上官嫣找到的最佳突破口。

    此时高爵虽然人在泰山郡,但他的精神却留在了洛阳。他的手下或是想要讨好主人,或是本身就是穷苦出身。所以即使高爵不在,他的府邸依旧保持着接济穷人的习俗。

    上官嫣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机会,洛子门和暗香阁并不缺表演方面的人才。很快,在上官嫣的指挥和安排下,数位专业人士通过不同的渠道,悄悄渗透进了高府。并在暗中蛰伏了下来,等候上官嫣的进一步命令。而另一边,刘骛也活跃了起来,积极地联系手底下仅存的死忠党羽,以及城中对高家不满的各大家族。开始在朝堂上不断地向高家施压,企图先夺回朝堂上的控制权。

    高荣、高爵、高剧等高家顶梁柱均不在洛阳,所以刘骛等人才敢放心大胆的夺权。此时留守洛阳的,是高荣的心腹,历任朝廷大司马的氿胥氿大人。这个氿胥也是一个已经年过半百的老人了,虽说他本人没什么本事,但却因做事稳重、为人低调而进入了高荣的法眼。出征之前,高荣反复衡量之后,最终决定委以氿胥重任,让他替自己镇守后方,安抚洛阳、防止宵小作乱。

    刘骛的小动作很快就被老成人精的氿胥给看穿了,他敏锐的嗅到了朝中的异样。为了不辜负高荣的知遇之恩,他在第一时间传令给了镇守皇城的武将加派人手,加大控制皇城的力度,并严查近日进出的陌生人!

    当他这封密信送出去后,很快就有了回信派去送信的信使,在头天晚上,就被发现横死在了氿府门口,而他身上的密信,也早已不翼而飞了。

    这已经是赤裸裸的警告了,氿胥显然没有料到敌人的手已经搭上自己的肩膀了。但就在他尚未反应过来的时候,另一个坏消息接着传来了相府失火了!

    在高家执政、摄政的年代,如果说洛阳是东汉的大脑,那丞相府,就是洛阳的大脑了。这个地方失火了可非同小可,权衡轻重缓急之后,氿胥不得不先把手头上的事情放下,转过头来,处理高家的失火事端。

    扑灭大火后,氿胥等人在大火中找到了十几具已经烧成碳的尸体。经过多方确认,这是高家其他各个旁支家族特意送来侍奉主家的子孙。氿胥听到这个消息,当场傻眼了。要知道,这些旁支虽然比不上高家,但他们也是实打实的名门贵胄啊。现在他们的孩子全部死在了这里,如果自己不能及时的给他们一个说法,只怕自己家的祖坟就要被人给刨了。

    更严重的是,高家现任家主高荣出征在外,洛阳一家老小就指望氿胥了。家里出了这种事情,如果捅到了高荣那里,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恐怖的事情呢。氿胥作为一个老练狡猾的政客,他脑子里首先想到的,就是绝不能把这件事扩大,必须要马上压下来!

    氿胥以官方的名义,先是向外宣布这次大火只不过是意外失火,烧死的也只是普通的下人罢了。不管怎么说,先把社会舆论给控制住了。接着,氿胥又以高家留守洛阳的话事人的身份,秘密邀请各个旁支的家主,商议赔偿和道歉事宜。氿胥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先把各个家主给稳住,别为了这一点点小事就影响到前线的战事。

    似乎一切都很顺利,这些旁支的家主们虽然很气愤,但好在还不傻。在氿胥对外宣布这只是普通失火的时候,他们十分识时务的没有跳出来唱反调。私底下双方会面后,也达成了统一意见由氿胥代替高家赔偿各家相应的土地、奴役、金银、官职。毕竟人死不能复生,与其抱着儿孙的尸体痛哭,还不如拿他们换点干货。在这一方面,所有人都精明得很。

    最终,双方会议在热情洋溢的氛围中结束。家主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氿胥也保住了洛阳的危机,看上去十分圆满。但就在氿胥把各位家主送走的第二天,各家又找上门来了。大早上就把氿胥府邸搞得鸡犬不宁,千言万语,概括起来只有两个字要人!

    氿胥犯糊涂了,你们要啥人?你们的家主昨天就回去了,你们各家的少主已经变成灰了,你们还来要什么?

    十几家的人叽叽喳喳吵得不停,最后,氿胥才勉强听明白了昨天回去的家主,到现在一个都有没回家!各家以为氿胥支付不起赔偿,恼羞成怒,才想要斩草除根,杀害了各位家主。所以才在今天结伴而来,找氿胥讨个说法。

    氿胥当然不会认账了,这事本来就和他没关系,凭什么要做冤大头?

    但其余各家却并没有这么想,你不认账可以,拿出证据来,如果拿不出证据,我们就要搜你的府邸了。

    氿胥并不畏惧,他知道,他们搜不出什么来的。因为他真的没有做这种缺德的事情。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狠狠的给了他一耳光。在十几家通力合作之下,终于在氿府一处十分偏僻的柴房中,找到了一个大箱子,打开之后,里面整整齐齐的放着各家家主的人头、以及一把刻着“高”字的短刀。

    当这一大箱人头摆到阳光下的时候,氿胥当场就晕了过去。经过紧急抢救之后,氿胥才幽幽转醒。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再怎么解释也没用了。氿胥的府邸马上就被一大群遗老遗少给包围了,群情激愤之下,人人喊杀喊打。很快,这件事被有心之人进一步给扩散了出去,这件事的版本也从原来的氿胥杀人,慢慢演变成了高荣看各家不顺眼,所以才指使氿胥杀人。洛阳很快陷入了一场更为巨大的舆论风暴之中。

    就在这种人心惶惶的时候,刘骛在章晟的指点下,悄悄介入了其中。暗地里找到这些世家,以“公道”向他们许诺,趁机把这些心怀怨恨的世家拉入到了自己的麾下。并在朝堂之上,直接下了氿胥的大司马之职,令他赶紧卷铺盖滚蛋。

    介于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就算是高家的党羽,也不敢触动众怒。所以对于氿胥的离开,只能选择了默认。而大司马这个重臣之位,也在刘骛的旨意下,分给了自己的叔叔刘茂。

    氿胥一倒,洛阳的高家很快就陷入了被动之中。虽说氿胥没什么大本事,但如果没有了氿胥,高家在洛阳就等于没了头的蛇。上官嫣也开始把官场上的矛盾带到了底层社会中,比如派人假扮高家的人在城外四处欺压百姓(城内会被认出来),焚毁以及杀死百姓即将上缴的公粮和牲畜,激化民与官之间的摩擦。为了最大限度的

    底层的不安造成了强烈的蝴蝶效应,渐渐的,洛阳各处都出现了流民暴动的事件,官府虽然都在尽力压制,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种矛盾已经开始愈演愈烈了,现在压的下去,只会让它以后反弹的更厉害。

    博城,中央府衙。

    “崔先生,这封密信上的内容,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空旷的府衙大堂之上,只有高荣和崔平两个人对面而做。高荣一边亲自为崔平添满茶水,一边低声向对面的崔平问道。

    “显而易见,慕容皓的惯用手段,”崔平放下手中密信,不以为意的笑道,“也只有他,才会有这种卑鄙战术。”

    “崔先生,氿胥已经倒台了,您看咱们要不要先回洛阳?”高荣犹豫了一下,提议道,“毕竟洛阳才是咱们的大本营,更何况,刘骛也在洛阳啊。若是他借这个机会做点什么小动作,咱们可就危险了!”

    “大将军心里清楚,这件事肯定是和刘骛有关的,”崔平摸了摸山羊胡,计上心头,“大将军如果此时班师,慕容皓会让您顺顺当当的离去吗?慕容皓的本意,就是希望从后方牵制住大将军的精力,让您没办法全心全意的对付他。不过请您放心,此计虽然歹毒,但也并不是无解的。”

    “哦?崔先生快快教我!”高荣眼睛一亮,急忙请教道。

    “很简单,他慕容皓想要什么,咱们给他什么就行了,”崔平嘴角闪过一丝冷笑,“世国虽然国土比咱们大,但他们的底蕴却远远比不上您。这段时间下来,世国的伤亡程度已经超过了慕容皓所能承受的范围了,更别说南齐还在旁边蛰伏着,世国如果继续多线作战下去,必会自己被自己拖跨掉!所以,慕容皓希望逼我们退军,然后假意追击一段路程,便可以光荣的凯旋还朝。咱们就如他的愿,班师洛阳。只要我们在世国追击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等慕容皓上钩之后,就能狠狠的收拾他们!”

    “此计甚好!”高荣听了连连点头,“那,咱们应该在何处伏击他们呢?”

    “就在此地!”

    “启禀陛下,博城周围的汉营在这几天突然开始拔营起寨,向博城以西退去。此外,我军斥候在高处探得,博城之中也是喧嚣无比,好像好像在组织撤退!”

    “行了,退下吧,再探!”慕容皓端坐在上首处,挥手命斥候退下。紧接着向左右问道,“诸卿,洛阳已经传来消息,高荣后方不稳,此时定是急于班师回朝,坐镇中央。孤之意,趁高荣撤退之际,发动总攻!尔等意下如何?”

    “陛下请慢!”刘焕总觉得这事太过怪异,急忙出列劝道,“此事甚为蹊跷,陛下不可轻易动兵啊。”

    “爱卿此话何意?”慕容皓见有人跳出来反对自己的决策,当下有点不悦的问道,“章晟大人出使洛阳,高家后方不稳已是事实。那高荣急着回去稳固大局,有何蹊跷?”

    “这这”刘焕一时语塞,这这那那了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话来,“老臣说不出来。但是,陛下和东汉军交手了这么久,应该明白,那高荣可不是轻易认怂的主啊。此番他不战而退,必有所谋啊!”

    “是了!是了!”此话一说出口,慕容皓就彻底的被带偏了,欣喜的叫道,“高荣也定是想到了这点,所以,他才反其道而行之。故意让我们以为有诈,叫我们不敢追击。实则却毫无准备!”慕容皓此时的脑海里,已经浮现起了后世读过的《三国演义》了,那诸葛亮唱的空城计不就是这个样子吗?

    “陛下”刘焕没想到慕容皓还能想到这个方向上,顿时傻眼了,有点哭笑不得的说道,“陛下非我等臣子可比,但请您听老臣一言,高荣并没有留下任何殿后的部队,此事本就十分怪异;再说,汉军之前虽败了一仗,但他们的兵员数量依旧远远超过我军,若是咱们贸然追击,只怕会落入圈套啊!”

    慕容皓这才有点听进去,也开始隐隐担忧起来。他的心中十分矛盾,追击吧,怕有埋伏。不追吧,这么好的战机,一旦失去,就再也没有了啊。思来想去,慕容皓最终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武耀何在?”慕容皓做回帅位,开始点将。

    “末将在!”

    “汉军后撤,此乃天大的战机,孤不愿放弃,”慕容皓从面前抽出一支令箭,扔给了武耀,“着你领一万兵马为开路先锋,孤自率大军追随其后。你我两军一前一后行军。你放心,如果汉军有所埋伏,孤必会把你们给救出来!”

    “末将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