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1908大军阀在线阅读 - 第227节

第227节

    蔡锷坐起身来,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忙说道:“是我疏忽了。就当我没过,你千万不要再伤心。”

    小凤仙不再说话,眼角有些许晶莹的光泽。

    就在这时,楼阁外传来了侍女的通报声:“将军,门外有一人找您,说是打大元帅府参议厅来的,您要见吗?不然,小的去打发走好了。”

    蔡锷知道大元帅府参议厅是他与蒋百里书电往来的地方,参议厅里有几个人是蒋百里的同学,也有几人与自己相交甚密。既然那人能找到这里来,还说是急事,十之八九是代为传递蒋百里从保定发来的电报。他立刻说道:“先请他进来吧。”

    侍女退了下去,过了好一会儿门外才传来敲门声。

    小凤仙亲自前去开了门,门外站着一位穿着便装的青年,从站姿就能一眼认出是行伍出身。青年先向小凤仙问了一声好,又询问蔡将军是否方便。

    蔡锷已经走到了门口,看到来者的模样之后,马上说道:“陈武?什么事让你找到这里来了?”

    陈武赶紧从怀里摸出了一张折叠起来的材料纸,双手递到了蔡锷面前,说道:“将军,蒋校长特意从保定发来的加密电报,注明让我们第一时间交到您手上。”

    蔡锷接过了电报,脸色已经陷入了深思,他了解蒋百里的性格,对方向来是处事稳重、遇事不惊,再没有什么事能让其感到迫在眉睫的了。可是今天不仅是用加密电报,而且还附带了特别嘱咐,可见事情真的严重到一定地步。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554章,蔡锷与小凤仙

    “行了,你先去前面用茶,若有什么吩咐我会再唤你过来。”他吩咐了道。

    “是。”陈武恭敬的告退下去。

    蔡锷返回屋子里面,小凤仙把木门重新关上,走到茶几前继续调制茶水。

    打开这张材料纸,上面是用毛笔抄写的一份电文,开头是蒋百里的楔子:“闽粤巡阅使意欲召开南方共商大会,其言确凿,其行已动,推进步党为翰旋,声势颇大。会泽兄特经昆明密电至此,由在下转告将军。推望将军指点迷津,尽早定夺!”

    楔子里面提到的“会泽兄”正是唐继尧,虽然唐继尧表字是蓂赓,不过因为其家族是会泽一带的望族,故平常都仿学着北边的习惯,用家乡地名来做别号。

    继续往下看,正是唐继尧发来密电的内容。

    蔡锷看完这份电文,从唐继尧的言语辞藻之间他能看出来对方的心思,这次南方督军共商大会虽然筹划有些迟,而且之前的准备显然也不充足,可毕竟是进步党和吴绍霆两方势力联合掀起的大动作,在气势上已经有不小的规模了。

    唐继尧在这则简短的电文里屡次提到“时不我待”、“机不可失”的字眼,显然云南省沉默的实在太久,这些年所酝酿的实力总不能等到大难临头时才派上用场。袁世凯与吴绍霆这次对决,是消除北洋和吴绍霆两个大势力的好机会,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推波助澜一番。

    蔡锷微微叹了一口气,神色有几分忧虑。并非是因为对南方督军共商大会感到很难抉择,而是对唐继尧打着这样的心思感到遗憾。他一直很看好唐继尧这位后起之秀,只可惜自己离任北上这些年,唐继尧那股传统的思想仍然没有改化,一心只想着守住云南的一亩三分地,适时再图向外扩张地盘。这是典型的军阀作派。

    他曾经教导过唐继尧,希望对方能把心思放在国防建设之上,而不是省防建设!

    不过现在想这些也没有用,或许等到有机会时,他能亲自再好好训导唐继尧一番。

    眼下要处理的问题,自然还是参加不参加南方督军共商大会。

    他不是不看好共商大会的意义,也不是不看好吴绍霆!只是他心里仍然对吴绍霆有所戒备和成见。自从去年京城一别,他对吴绍霆的看法有所改善,虽然吴绍霆是一个十足的军阀,但起码是真心怀有国家大义,就凭这一点足以定义吴绍霆是一个中国军人。

    “怕只怕吴绍霆年轻气盛,会做出一些疯狂的行径啊。”蔡锷放下了手里的电文,自言自语的长叹了一声。

    这时,一旁的小凤仙端起一杯刚刚沏好的茶,面无表情的说道:“将军,茶好了。”

    蔡锷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小凤仙,总觉得小凤仙面无表情的脸上却有数不清的情感,他接过茶刚要尝上一口,忽然又向小凤仙问了道:“你是不是有话要说?”

    小凤仙微微颤动了一下,她知道蔡锷很了解自己,于是开口说道:“将军,其实有一些事奴家一直瞒着将军,有时候是不想旧事重提,有时候是不想告诉将军。曾经我对将军说过吴绍霆这个人,他在广东用残忍的手段镇压商人,甚至在杀死敌人的细作之后更恐怖的分尸送回敌营……在奴家眼里,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恶魔!”

    蔡锷表情凝重,这些话他早先听小凤仙提起过,当初自己询问过这些消息从何而来,小凤仙解释说其母亲居住在香港,时常前往广州祭奠死去的亲人,因此得知了这些消息。他不明白小凤仙为什么突然说出这些话,而且还是在这个时候。

    不等问话,小凤仙又说道:“将军,奴家看得出来,您对吴绍霆期望很大。”

    蔡锷扬了扬眉毛,他向来很少与小凤仙谈国内时事,纵然偶尔会抱怨两句,也只不过是凤毛麟角。更何况他今天只是感叹的说了一句关于吴绍霆的话,不管怎么猜测也不至于猜出自己对吴绍霆寄予厚望!不过他没有感到太惊奇,自己之所以独爱小凤仙,正是因为这个女子善解人意,往往能察觉到常人不能察觉的细微。

    他微微笑了笑,温和的说道:“在你面前我也不用刻意掩饰。我之所以喜欢来这里,就是因为在这里可以让我更真实。并非是我对吴绍霆有很大的期望,是这昏昏沉沉的北洋让我有很大的失望罢了。陷入困境必然不能自暴自弃,这还是你对我说过的话。中国的僵局应该被打破,要不然这个国家将永无宁日。”

    小凤仙有几分失落,苦闷的说道:“将军,你是济世大才,你完全可以凭借你自己的能力去拯救这个国家,何苦还要指望吴绍霆呢?”

    蔡锷有些奇怪,为什么小凤仙对吴绍霆的成见如此巨大?纵然是因为吴绍霆做过不人道的事,毕竟与小凤仙没有直接关系,真是叫人很费解!不过他没有打算深问,只是苦笑的摇了摇头,叹道:“去年吴绍霆在青云阁与我一见,到时候你躲在门外不愿见他,不过你也应该听到了他的那番话。”

    小凤仙冷冷的说道:“他就是那种满口仁义,内心却残忍如蛇蝎的伪君子。”

    蔡锷心里暗道:听起来小凤仙好像很了解吴绍霆似的!他继续说道:“我想说的不是他那番慷慨之言,而是他说出了一个事实。他在广东与北洋军打了一场大仗,虽然于国于民毫无意义,但是却为他奠定了今时今日打破中国僵局的机会。正因为他打了这场战争,所以他比我更自由。正因为我错信了北洋集团,所以我今天才会如此困苦。”

    小凤仙哀怨的叹了一口气,神色很忧伤,清纯的脸上立刻多了一份楚楚可怜。她默然了一会儿,随后柔声说道:“将军,奴家不过一介风尘女子,自然不敢与将军对答国家大事。这几年奴家从未见过将军有这样的决心和信心,既然将军相信吴绍霆能筑成大事,奴家也愿意相信将军的决定,真心为将军找到出路感到高兴。”

    蔡锷深情的看着小凤仙,他知道小凤仙心里仍然不喜欢自己跟吴绍霆有任何瓜葛,可是她的这番话却是真心实意,这正是真正的红颜知己所有的体贴和关心。他笑着叹了一口气,感激的说道:“这些年多亏了你的真心,我才能在这迂腐的京城熬到今日。”

    顿了顿之后,他的语气又渐渐变成了无奈:“这可惜,蔡锷之身已许国家,只能愧对你这位红颜知己了。”

    小凤仙明白蔡锷话里的意思,她脸上有几分落幕,但很坚强的说道:“将军身染红尘些许年,心志却在九霄云外,古语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将军今日意欲破尘而出,冲入九霄云外以抒壮志,奴家感到高兴还来不及,将军何来愧对之言。”

    蔡锷郑重的说道:“你放心,待到功成身退之日,我一定来北京接你。”

    小凤仙露出了一个真挚的笑容,温顺的说道:“有将军这话,奴家心已足矣。”

    卷五:新中华之战 第555章,未雨绸缪在南方

    十二月中旬,梁启超从贵阳发回电报,唐继尧与刘显世、刘显玉兄弟决定支持南方督军共商大会,静候广州方面下一步的号召。

    这个消息让吴绍霆大感振奋,自己连日来悬而未决的一颗心总算安定下来。不过紧随其后的是共商大会详细筹划,以及共商大会顺利举办之后如何应对北洋政府的反击。他虽然知道自己走出这带有进攻性的一步,还不至于点燃南北决战的导火索,可这一步毕竟火药味十足,北洋政府若还是沉默不语,就算自己沉得住气,参加共商大会的督军们肯定会想千方设百计继续进逼。

    而这第二步走出去的结果,是谁都无法预料的局面。

    共商大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必然会在中华民国的历史上留下中笔,而它的意义也绝非是历史上护国运动、护法运动那么虎头蛇尾。吴绍霆就算用脚指头去预测,也知道袁世凯既然能撑到今天,是断然不会向南方做出半步的妥协。之后要发生的事,他心中早已做好准备,因为现在自己已经找到了这股与北洋决战的底气。

    凌晨时分,南厅侍从处接到通讯室送来的一封急电。领班侍从长正犹豫着要不要现在送到将军手里,他快步来到走廊上,只见将军官邸二楼书房还点着灯光,想必将军大人还没有歇息,当即硬着头皮赶了过去。

    官邸仆从为侍从长打开了门,询问清楚原由,之后请侍从长在门庭这里稍后,自己先一步上楼去通报。

    吴绍霆正在连夜阅读岑春渲、宋教仁和军事部联合策划的共商大会细节方案,这份方案准备的时间不算长,但难能可贵的是岑春渲、宋教仁等人能这么快消除异见,拟出了这份大家都能接受的办法。

    就在这时,仆从敲响了书房的房门,吴绍霆以为是下人来送茶水或者是张小雅来关心自己不要忙的太晚,于是随意的应了一时:“什么事?”

    “将军,南厅的侍从长有电报要交给将军,他正在楼下等候,您看……”

    “现在?现在是什么钟点了?”吴绍霆奇怪的问道。

    “回将军,快一点钟了。”下人回答道。

    吴绍霆知道在这个时候发来的电报一定不会是简单的事情,他立刻吩咐请侍从长上来。

    几分钟后,侍从长把电报交到了吴绍霆手里,同时还补充的说道:“将军,电报是上海情报站加急发到特勤处,刚刚才送过来的。”

    吴绍霆快速的把电文默读了一遍,这份电报是上海情报站昨天早上偶然之间截获的来自北京的加密电报。电报是北京东大门邮电局发往上海滇商联合会,交付的人是联合会主席罗文清,而发电报的署名则是宝庆先生。这两个人名对于他来说都十分陌生,不过滇商联合会以及东大门邮电局却十分令人怀疑。

    电文不长,宝庆先生只说近日会由北京南下上海,假道广州再东渡日本去治病,希望罗文清能安排好一应相关事宜,并且暂且保密东渡日本的路线计划。

    看到这里,他立刻有恍然大悟过来,如果说这位宝庆先生要东渡日本去治病,完全可以从天津或者上海直接乘船去日本,何必还要绕一个大圈子来广州乘船呢?他再联想到这位滇商联合会主席和治病,此人不正是蔡锷了!

    他倒吸了一口冷气,难怪上海情报站会把这样一份电报转发过来,自然是分析出宝庆先生就是蔡锷。他把电文翻到最后一页,果然有上海情报站的附加注释,蔡锷正是湖南宝庆人。这些线索连在一起不可能全部都是巧合,而电报的内容就是在说蔡锷即将离京南下。

    “这可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他有几分激动的喃喃自语起来。

    历史上蔡锷是在袁世凯称帝事件之前动身南下,之后返回云南发动护国运动。可现在距离袁世凯称帝还很遥远,历史早已经走上了岔路,称帝事件或许永远都不会出现。在这个时候蔡锷选择南下,必然是考虑参加南方督军共商大会了。

    吴绍霆知道蔡锷在南方的影响力,尤其是云南和贵州两省,甚至这次梁启超之所以能说服唐继尧、刘显世参加督军大会,很有可能是暗中受到蔡锷的指示。他揣测着,如果自己能拉拢蔡锷这个大人物站在自己阵营这边,与北洋决战的胜算足以再提高三成之多。

    “特勤处现在谁在值班?”他突然向侍从长问了道。

    “回将军,今天是王大人亲自值班,现在这个点特勤处那边还没有休息。将军有什么吩咐吗?”侍从长忙说道。

    “走,现在就过去一趟。”吴绍霆当机立断的说道。

    “是。”侍从长马上转身帮吴绍霆拉开了书房的房门。

    披了一件披风,吴绍霆跟着侍从长出了官邸,径直向东大院过去。东大院是巡阅使署衙警卫营驻扎地,同时也是特勤处总部和宪兵总司令部所在地。侍从长先一步来到特勤处总部做了通报,王云刚刚准备打一会儿小盹,听到吴绍霆凌晨前来,马上精神了起来,匆匆到前厅相迎接。

    吴绍霆先一步说道:“走,里面再说。”

    王云点了点头,马上带着吴绍霆来到自己的办公室,然后关上门。他理了理自己空荡荡的左手袖子,好奇的问道:“霆帅,这么晚过来有什么要紧事吩咐?”

    吴绍霆沉声说道:“天亮之后你亲自带领第三特战大队启程前往北京,我会另外派一封电报到上海,让上海情报站做好策应工作。你们的任务是想办法把蔡松坡和小凤仙安然无恙的带到广州,记住,蔡将军和小凤仙这两位缺一不可,而且一定要神不知鬼不觉,不择手段保证他们的安全。”

    王云有些惊愕,连忙问道:“将军,怎么突然……”

    吴绍霆打断了他的话,说道:“这个任务很重要,至于细节你不用多顾虑。松坡将军现在正打算抽身南下,你此去北京正是为了协助他。”

    王云点了点头,不过又问道:“那接蔡将军一人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还要带上那个风尘女子呢?”他曾经陪吴绍霆一起去过北京,早听说过小凤仙的名声。

    吴绍霆说道:“小凤仙是松坡将军的红颜知己,这次松坡将军南下不容易,未必能带上这位奇女子。如果我们能助松坡将军一臂之力,顺便又能成人之美,日后松坡将军肯定会对我们大有改观,这总不是一件坏事。”

    王云明白了过来,他立刻说道:“霆帅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

    吴绍霆“嗯”了一声,有信心的说道:“如果特战大队连这样的任务都不能执行,那它存在的价值可就得让我重新考虑了。不过我知道你一定能办好这件事。行了,你抓紧时间休息吧,今晚就不用值班。”

    卷五:新中华之战 第556章,梁启超返回

    两天后,吴绍霆又得到一个让他啼笑皆非消息,梁启超再从贵州前往广西,在见过杨希闵之后返回广东的途中,竟然又在南宁留了几日,特意与陆荣廷见上一面,意图说服陆荣廷参加这次督军大会。他知道梁启超是急于求成,希望能尽一切可能壮大督军大会的气势和实力,因此才不顾两广之间的恩怨毅然会见陆荣廷。

    不过对吴绍霆而言,他不是小鸡肚肠的人,再者陆荣廷也绝非自己麾下大多数人认为的北洋爪牙。陆荣廷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土军阀,所做所作都是遵从利益至上的原则。而陆荣廷一直以来的野望就是觊觎广东这片地盘,虽然屡试不能得手,相信这份心仍旧没死。

    如果梁启超能说服陆荣廷参加督军大会,这不失是一件好事,起码能让袁世凯本人的打击更加沉重。

    但吴绍霆不得不提防,陆荣廷这人不是简单的角色,即便参加共商大会也一定是带着一把双刃剑,既能对付北洋政府,也能对付自己。

    如今梁启超人已经在南宁,即便想要反悔也无济于事,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见招拆招。当然,吴绍霆还是有信心,自己能打败陆荣廷一次,就能再打败其两次。更何况与德国人签署的盟约当中,迟早是要向广西沿海地区下手的。

    又过了数日,共商大会的细节总算落定。

    吴绍霆派人把会议议程、时间、地点等等一应整理出来,发给了几位参加大会的督军,等这些督军过目之后,觉得并无异议即可着手布置。

    为了保证会议不会让各位督军有所忌讳,岑春渲特意推荐把会场设在梧州。梧州虽然属于东南沿海巡阅使管辖,却并不在广东省境内,也算是一块折中的地盘。至于陆荣廷参加或者不参加这次大会,广西方面势必不敢轻易在梧州捣乱,得罪所有南方督军的后果必然不会好过,这一点陆荣廷心里是明白的。

    会议正式召开的时间为公历一月五日,为期七天。在会议期间由广东方面负责安保措施,同时与会督军可以自带警卫营护佐,到时候梧州警备司令部会协调安置。

    至于会议的议程,除了一些冠冕堂皇的口号和主义,最重要的还是关于向北洋政府施压,抵制损害国家利益的新法,以及商讨、确立和正式推行联省自治的政治方针。也许对于很多督军来说,国家利益最多只能言于其表,真正要追求的还是在向北洋政府施压时获得的好处。除此之外,把“联省自治”合法化也是一个吸引人的地方,这相当于把军阀独裁披上一层可观的外衣,正是这些南方督军最期待的事。

    熊克武在看完会议计划之后,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表示愿意遵从全部安排。

    随后唐继尧、刘显世、杨希闵等人也陆续回执,所有人都没有太大的异议。

    就在吴绍霆吩咐麾下开始遵照计划着手准备之际,梁启超终于返回了广州。吴绍霆本打算前往码头迎接,可是后来才知道梁启超不是乘船回来,而是从韶关直接坐火车抵达广州,由于提前通知的不清楚,最终错过了迎接。

    然而梁启超现在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他这个一个月的旅行收获颇丰,不辞辛苦的完成了共商大会的游说任务。他现在的心情很是兴奋,自己正在参与一场改变中国现状的大行动,无论成功与否都是一件令人充满期待的大事。因为这是自己为中国、为民族、为共和贡献全部心力的大事。

    吴绍霆亲自来到巡阅使署衙大门口迎接梁启超,一阵热情的寒暄和慰问,然后迎着对方回到南厅休息室落座,岑春渲、宋教仁、许雪秋、陈少白等人也都赶了过来。所有人都知道共商大会的意义,也很清楚梁启超在共商大会筹划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他们全部是满怀真挚之心来慰问。

    一连串客气的话说罢了,吴绍霆顺其自然的进入正题,他问道:“卓如先生,你在南宁的情况可有什么结果吗?”

    梁启超与众人一一道谢之后,好不容易腾出空闲端起茶杯大大的喝一口,他畅然的吐了一口气,顾不得放下茶杯立刻就说道:“这一路上都很顺利,南宁那边也很顺利。陆大帅对我礼遇有加,也说不出究竟是什么意思,他表现的甚是热情。关于这次督军大会,陆大帅表示他有支持之心,唯恐因为昔日的摩擦而使得震之会有心有芥蒂,所以特别央我回来时与震之你好好说一说这件事。”

    不等吴绍霆开口说话,一旁的岑春渲忍不住抢先问了道:“这么说,陆干卿是想与我们握手言和,并且参加这次督军大会了?”

    岑春渲是广西人,如今他在广东任职,自然不希望看到两广之间的仇恨会越积越久,如果陆荣廷可以先一步放下成见,这为两广的关系趋于温和有很大的帮助。

    梁启超点了点头,带着笑容说道:“正是这个意思。”

    岑春渲马上把目光转向了吴绍霆,如今陆荣廷肯言和,只要吴绍霆能接受,一切就顺理成章皆大欢喜了。

    梁启超也语重心长的说道:“震之,眼下我们主要的对手还是北洋政府,地方的隔阂和矛盾可以先放一放。再不然,这次督军共商大会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大家有什么话不妨坐下来好好诉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谁会希望仇家多呢?”